導讀:不是所有的品牌和產品都適合運用中國元素,企業應當首先清楚品牌定位、消費者定位,而且要切忌將過多的中國元素融合在一個企業或產品當中
"中國元素"頻繁亮相于各大品牌的廣告和設計中,成為企業建立品牌形象,實施差異化競爭的重要手段 .企業在運用"中國元素"時,該如何避免落入俗套?
無處不在的"中國元素"
古色古香的兩層木屋,高高的紅漆木板凳,門店旁紅紅的兩串燈籠……只是這里并非中國茶館,而是地地道道的舶來品牌"星巴克".這種將中國元素和外來咖啡融合的策略,讓消費者不僅僅可以體驗異國的咖啡文化,還可以體驗中國式的休閑生活.縱觀市場,不難發現"中國元素"已經被廣泛運用到玩具、服裝、手表等產品設計當中,甚至店面裝修、廣告設計之中也頻頻出現,而且總是能帶給消費者耳目一新的感覺.在看慣了洋品牌所帶來的西式設計和風格之后,中國元素往往能讓消費者感受到真正的品位.例如:BASEL 2011鐘表展推出以中國元素為背景的琺瑯腕表,分別取材于100年前發生在中國的辛亥革命和博大精深的紫禁城建筑文化;在大眾新甲殼蟲平面廣告中,畫面上由經典轉向現代的太師椅以及由傳統轉向時尚的旗袍裝,在耐人尋味的同時彰顯出"經典非只在既往,時尚不限于當下"的寓意。
如今,幾乎所有的跨國公司都在努力推行全球本土化戰略,它們都不約而同地意識到,面對不同的文化群體和亞文化群體時,必須重視和考慮受眾的特性,實施相應的本土化戰略.一方面,企業將消費者日常所熟悉和認同的元素注入產品或廣告當中,能更有效地激發、喚醒消費者的本土文化意識,與消費者普遍的民族心理合拍,進一步促進他們的"符號消費"(符號消費是現代社會的核心消費方式,即人們購買產品不僅僅是為了實用價值,更是為了享受豐富的品牌內涵).另一方面,隨著市場經濟的日益成熟,產品的同質化情形愈加明顯,競爭越來越激烈,商家爭奪市場的重心基本已從"產品功能的推陳出新"轉向"品牌形象差異化的建立",而中國元素的運用則是實施這一差異化競爭的重要手段.
根據廣告學者郭有獻的定義,凡是在中華民族融合、演化與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由中國人創造、傳承,反映中國人文精神和民俗心理,具有中國特質的文化成果,都屬于"中國元素".根據這一定義,"中國元素"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第一層是物質符號(物質文化元素),即所謂的"形",代表圖像、符號等,如太極、剪紙、水墨畫、京劇、書法、臉譜、漢字等.例如,可口可樂每年新春的賀歲廣告中就運用了大量的中國符號,包括對聯、木偶、剪紙等中國傳統藝術,以及貼春聯、放煙花等民俗活動,表現出濃厚的中國鄉土風味.第二層是精神內容(精神文化元素),即所謂的"神",它體現了中國的傳統文化、生活習慣習俗、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例如:中國人的面子消費、集體主義價值觀、等級觀念、過去導向型價值觀、新一代的個人主義價值觀引發企業在廣告中突出送禮、家庭、長幼、懷舊、個性化自我等主題.下面就以"星巴克"為例,詳細闡述它杭州vi設計公司如何運用中國元素將其最擅長的體驗營銷打上中國的烙印.
[page]
星巴克的"中國元素"
1999年1月,星巴克在北京開設了第一家咖啡店,隨后迅速發展.到目前為止,該公司在包括港澳臺地區在內的大中華區已開設800多家分店,其中在大陸已超過400家分店.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星巴克一直致力于在食品飲料開發等方面結合中國元素進行創新,從而杭州vi設計公司在更廣的領域、更深的層面上與中國社會建立緊密的聯系,并進一步激發與消費者的情感聯系,實現提升星巴克體驗的目標.
產品設計中的"中國元素"
星巴克在銷售其經典飲品咖啡的同時,也把產品線的觸角延伸到了中國人熟悉的傳統飲料"茶"上,并于2010年3月在杭州LOFT店正式推出白牡丹茶、碧螺春綠茶、東方美人烏龍茶等以及印度紅茶、英式紅茶、伯爵紅茶等九款中西式茶飲品.諸多茶品的推出,沉淀了星巴克在全球茶飲上的豐富經驗,并將獨一無二的"星巴克體驗"延伸到了中國消費者所喜愛的茶飲品領域.杭州LOFT門店在氤氳茶香中營造出了清雅溫馨的專屬"茶空間",在星巴克熱情專業的服務引導下,顧客不僅可以欣賞到星巴克茶飲從原料到成品原葉茶的現場展示,觀色品茗,還能親手做一杯個性冰茶飲料,創造自己獨特的茶體驗.
星巴克還根據中國傳統飲食文化,陸續推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國元素的產品,包括:星巴克月餅、星冰粽、芒果雞肉卷、抹茶星冰樂以及一些為中國消費者量身定做的商品,如生肖儲蓄罐、生肖馬克杯等.此外,星巴克還推出了一款采用中國云南咖啡豆的星巴克鳳舞祥云咖啡.這些產品為星巴克增添了一抹傳統的中國風味,也以其創新的方式贏得了中國消費者的青睞.
店面設計中的"中國元素"
除了產品設計,星巴克在門店設計方面也不斷地加入中國元素,力求更好地融入本土市場,使顧客更有家的感覺.例如:北京前門店、成都寬窄巷子店、杭州LOFT店和福州的三坊七巷店等,這些設計優美、風格獨特的門店在當地都廣受消費者的歡迎.
星巴克福州三坊七巷店(見圖2)占地200平方米左右,如果不看招牌,根本看不出它就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咖啡店.門店與周圍古香古色的明清歷史街區恰到好處地融為一體,同時又能在細節上凸顯出自己與眾不同的風格.這座雙層木質結構建筑,門前綠樹掩映,窗格古雅精致,大門口高高掛起兩串大紅燈籠,門楣黑漆匾額上用行楷金字寫著 "星巴克咖啡",儼然一派中國茶館的模樣.走進店內,盡管空氣中散發著咖啡的香味,但目光所及之處又都是韻味十足的中式家具:條桌、板凳、幾案、多寶格無不充斥著濃郁的福州本土氣息.多寶格上陳列著茶壺、茶杯以及印有福州風物的馬克杯;墻上則懸掛著福州城不同時期的老照片;建筑背面別出心裁地用福州油紙傘作為裝飾.可以看來,整個店面的設計最大限度地融入了福州本地文化元素.
而星巴克北京前門店(見圖3)帶給顧客的則是另一種"中國風體驗":古雅的格窗映襯著雄偉的正陽門,中式幾案前擺放著西式咖啡,古樸雅致的前門大街街口,醒目的美人魚標志與正陽橋牌坊相映成趣.中國古典樣式的建筑風格,灰色墻面上夾雜著華麗的雕梁畫棟,紅色的窗欞,綠色的墻磚,充盈著古典詩詞的意境,這一切將星巴克與周圍的百年老字號們融為一體.顧客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星巴克通過咖啡這一載體傳遞著的濃厚的中國文化.
[page]
"寬窄巷子,最成都".成都人生活閑散、追求享受,而寬窄巷子則是成都休閑文化的發源地.青磚黛瓦,四合院落,高門樓、花墻裙,既有南方川西民居的特色,也有北方民俗文化的內涵.這里至今仍遺留著"老成都"的風韻.就在這古老的寬窄巷子里,精致的中國式雕花,還有成都味道的竹椅,時尚休閑的星巴克文化和久經歷史風塵的寬窄巷子相互交融,無論是前衛新潮的年輕人,還是唏噓懷舊的老顧客,都可以從中嗅到老成都的歲月痕跡(見圖4).
單從以上三間門店的設計,我們已經不難看出星巴克在中國元素運用上的獨具匠心,并且感受到星巴克希望通過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在與顧客溝通的過程中更好地掌握他們的消費心理,更好地滿足他們的消費需求,為其提供更好的消費體驗.
本土品牌成功運用"中國元素"
與跨國公司紛紛制定本土化策略相反,許多本土企業對中國元素一直抱著敬而遠之的態度.而且由于中國消費者通常會有一些崇洋媚外的情節,本土企業常常通過各種途徑(例如:起個洋味十足的品牌名,聘請西方的廣告代言人)希望將自己的產品或品牌與洋品牌沾上親緣,達到"安能辨我是中西"的目的.但有的時候,正確地解讀中國文化,對本土企業來說,尤其是在其打算開拓國際市場之際,也同樣可能意味著機遇.讓我們來看看下面幾個成功的案例.
對于那些年紀稍大的人來說,"飛躍"、"回力"、還有"解放鞋"都是些充滿了回憶的牌子.誰會想到,改革開放后漸漸被耐克、阿迪達斯取代的老牌運動鞋,突然有一天乘著復古之風在歐美的市場上搖身一變,變成了時尚潮品,登上了大雅之堂.于是"飛躍"有了它的英法雙語網站,有了它的洋名字"Feiyue,意為Flying forward(向前飛)",而它的售價也從幾十塊人民幣飛升至50歐元到120歐元不等.同樣在歐洲大紅大紫的"回力"已經改名"Warrior(勇士)",甚至引來海外華人為它著書立說.而解放鞋的命運轉折點來源于住在杭州的Ben Walters,他創建的OSPOP公司保留了傳統"解放鞋"的經典模樣,并對鞋進行了部分重新設計,使之更加舒適牢固,還在鞋上加了一個明顯的工字標志.原本售價低廉的"解放鞋"結合全新的時尚設計,搭企業品牌建設配其本身樸實、閑適的特質搖身一變成為歐美時尚人士的新寵,它的標價也升至76美元.細想之下,不可否認其中文化魅力的因素,民族個性的保持和文化融合的趨勢可以很好地在某個產品上得到體現.
運用"中國元素"的注意事項
作為當前流行的元素,由于能夠較好地表現中國精神或文化,易于為國人所接受,中國元素在廣告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已經成為當今廣告人創意來源的熱區.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品牌都可以
在品牌經營過程中,成功品牌之所以區別于普通品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成功品牌擁有家喻戶曉的知名度,消費者能在第一時間回憶起品牌名稱。更重要的是,能夠突出品牌個性與價值,與消費者身份、品味相符。
(2022-04-15)包裝設計、飲料包裝
(2022-02-15)近日,石特策劃設計(StoneTech Branding & Design)與浙江易眾化工有限公司(Zhejiang Ezone Chemical Co., Ltd.)達成深度合作,成功為其設計并印制了全新的全英文貿易宣傳冊及系列產品Detailer/Detail Aid (DA)。這套專業物料將作為易眾化工開拓國際市場、展示企業實力與產品優勢的核心工具,助力其全球化戰略邁上新臺階。
(2025-08-19)